乘著國家最新發布的《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和《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政策東風,2019年10月21日,我國知名智能支付終端制造商卡聯股份(新三板上市公司)與巴滴科技在深圳市卡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部簽署了《巴士云平臺戰略合作協議》,宣布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
簽約儀式前,卡聯股份董事長張權與巴滴科技創始人陳和琦舉行了會談,雙方就推進“公共交通數字化和巴士車聯網”等業務拓展及多方位多領域合作進行了深入交流。
據卡聯股份董事長張權介紹,卡聯股份是一家有著近20年歷史,立足于智慧支付終端研發和生產的大型智能硬件終端企業,2017年在新三板掛牌上市(股票代碼為872168),是我國知名的一卡通智慧交通智能終端運營商,累計面向國內外銷售智能支付終端高達10萬臺以上,市場占有率位居全國前列。公司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并通過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證、雙軟認證、住建部互聯互通認證等。
張董事長指出,中國在前端消費的數字化程度全球領先,在移動支付空前普及的今天,始終離不開智能硬件設備廠商的基礎服務。隨著互聯網從消費端轉向產業端,從前端走到后端,基于公共交通的產業互聯網正在快速起步,卡聯十多年來一直踐行的“以智能終端改變公共交通”的使命和巴滴科技“以科技改變公共交通”的使命不謀而合,而卡聯從創辦之日起,初心也是為了幫助百姓實現安全綠色、高效便捷公共交通出行服務,基本和巴滴科技一致。這次戰略合作,卡聯的數萬臺車載支付終端將和巴滴的巴士云展開合作,雙方共同發力巴士交通的云平臺建設,這是卡聯的硬件和資源優勢、與巴滴科技的軟件和創新優勢的一次“優優聯合、新新聯合”,堅信一定能為兩家企業創造更廣闊的合作空間和更遠大的發展前景,同時為交通互聯網產業一定帶來新改變,新貢獻。
會上,巴滴科技創始人陳和琦介紹,巴滴雖然是一家新創科技公司,但巴滴的創始團隊卻是行業資深“老人”,其個人有著16年的資深交通行業從業資歷,而技術合伙人則有著16年的來自華為系的研發從業經驗。團隊從經營崗到科研崗都經歷過重大項目的深度歷練,是一支打得起硬仗、扛得起創新的新銳團隊。巴滴科技就是這樣一家“應使命而生”的、承載著以“科技改變公共交通,打造領先的公共交通MAAS平臺”為使命的、數字化公共交通技術公司。在未來,巴滴將將致力于以云計算方式構建一個巴士全產業鏈網絡協作平臺和數字智能服務平臺,幫助全業務種類的巴士產業鏈重構和優化傳統低效的生產方式、交易方式和服務模式,幫助出行者提供安全綠色、高效便捷、多樣無縫銜接的公共出行服務。
巴滴科技陳和琦指出,今年5月到7月,中央及交通部委連續發布了《綠色出行行動計劃(2019—2022年)》、《數字交通發展規劃綱要》和《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三個大型而具體的政策文件,指明了“數字化交通”、“綠色公共交通”未來三十年的交通產業互聯網的方向,為巴滴科技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廣大的舞臺機會。建國70年,我國完成了484萬公里的公路建設(軌道交通里程約14萬公里,含地鐵),汽車公共交通承載了我國82%的公共出行總量,每年高達1185億人次通過汽車出行,而航空、鐵路、軌道、出租車基本完成相對先進的數字化運行,極大的推動了百姓出行的消費升級。目前,在所有交通方式中,只有巴士數字化程度相對落后。多年來,國家政策要求公鐵客運聯運,由于巴士交通的數字化程度較低,跟不上“鐵路一張網”的步伐,于是,公鐵聯運基本很難實現。在我國公共交通領域,軌道交通和汽車交通是我國交通的兩大主力,軌道交通是干線動脈交通,而汽車交通則是毛細血管交通,兩者既互補又各有千秋,缺一不可,隨著軌道交通的發展,巴士交通的數字化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這就必須依賴巴士車輛網智能終端和巴士云平臺技術的發展,在這種趨勢下,巴滴作為軟件運營商選擇和卡聯這樣的大型智能車輛終端的合作成為了必然,堅信巴滴科技在交通數字化上的發力,也能夠給巴士智能硬件廠商帶來新的合作空間,感謝卡聯的大力支持,感謝卡聯的獨到眼光。
會談結束后,雙方公司全體董事會成員、創始人及投資人共同出席簽約儀式并見證雙方簽約儀式。
卡聯股份推薦主打人臉識別公交刷卡機: